国剧60年:经典与流行,都是未曾远去的美丽——《藏在中国电视剧里的40年》新书沙龙在单向空间•大悦城书店举行

栏目:最新活动 发布时间:2018-08-17
1958 年,中国电视事业发轫之年,到今年,国剧刚好走过一甲子,而今年,也是改革开放40周年。而国剧取得实质发展,也是在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电视经历了一个又一个灿烂的时代。

    1958 年,中国电视事业发轫之年,到今年,国剧刚好走过一甲子,而今年,也是改革开放40周年。而国剧取得实质发展,也是在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电视经历了一个又一个灿烂的时代。

《藏在中国电视剧里的40年》

    8月12日,文化作家、电视研究学者何天平携我社出版的新书《藏在中国电视剧里的40年》做客北京朝阳区单向空间•大悦城书店,与读者聊聊他的国剧情结。本活动由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影视前哨”公众号与单向空间书店联合主办。我社新媒体出版中心暨大众读物工作室副主任沈娴应邀参加本次沙龙。本次新书沙龙的嘉宾还有著名学者刘俊(博士、中国传媒大学教师,代表作《融合时代的传媒艺术》)、CAA 签约编剧余思(代表作电影《伊阿索密码》《大叔与少年》)、青年编剧鲁昱晖(代表作电视剧《谁的青春不迷茫:我在未来等你》)一同畅聊电视剧文化,为读者答疑解惑。

从左到右依次为何天平、刘俊、余思、鲁昱晖

    作者何天平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研究生,曾策划并制作多部影视作品,并在《光明日报》《北京青年报》等主流媒体发表评论近20万字,对中国电视剧有着原始热情和深刻认识。
    这部《藏在中国电视剧里的40年》,为中国小荧屏上那些昭示着某一时代具体细微文化风貌的杰出国产电视剧作品勾勒出一张清晰而温情的地图。而在本场读书沙龙中,纵向上,四位老师也是从那些温暖亲切的光影片段入手,深入到中国审美文化主潮的变迁,进而中国社会精神气质的更迭。而在横向上,何天平总领全局,编剧余思和鲁昱辉以剧本创作中的趣闻轶事切入当今中国影视行业的运行机制,刘俊引出目前以影视为代表的大众文化传播新方向,四人配合默契,既嬉笑怒骂、妙处横生,又论理端肃,不乏深度,除了报名参加的读者,许多人驻足聆听。全场沙龙两个多小时倏忽而过,读者提问踊跃,作者与读者酣畅淋漓地交流和分享。

除了报名在座的读者,不少路人读者驻足聆听四位老师谈国剧

    《藏在中国电视剧里的40年》是我社献礼改革发放40周年的首册图书。电视文化是改革开放后大众文化发展中相当重要的一脉,“最柔软的娱乐工具,也是最坚硬的价值堡垒”。在这40年里,没有什么比共同观看过的电视剧更能界定中国一代人所共享的世界观,也没有什么比那些虽诞生于某些时代的独特语境之下,却又以记忆烙印的形态经久不衰地存在于社会文化空间中的电视剧更具有阐释的意义。“电视”可能会死,但作为生活方式的各种影像内容自然不会死。随着中国社会文化的不断发展,相信不仅在电视上呈现的“中国剧”会有更好的发展和更多的创新。

                                                                                                        供稿人:沈  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