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何芬:让他们释放悲伤 帮他们走出悲伤

栏目:最新活动 发布时间:2012-09-12

文章来源:中华读书报

       5月19日对于国家心理咨询师、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彭何芬来说是忙碌的一天。就在这一天下午,由她主编的《让悲不再痛让伤不再哀——灾后心理自我调适手册》经过加班加点的赶写 、赶制,终于正式出书,并举行了首发式,即将紧急运往四川灾区。就在这一天,她的一个学生获知了家人在汶川大地震中去世的消息,她以自己的专业知识对这个孩子进行了紧急的心理抚慰,直到孩子情绪稳定下来,她才离开。19日晚23点,彭何芬又接受了记者的专访,就灾后人们如何走出心理危机的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中华读书报:汶川震灾在导致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同时,也在人们的心灵中留下了伤痕。据已在灾区开展工作的心理专家报告,目前有大约25%的受灾群众出现了心理障碍。你觉得面临这样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灾难,哪些人群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彭何芬:一类是身体受到伤害的人,灾难过后,他们从一个健康的人,变成了一个残疾的人。一类是失去亲人的人,受到的心理伤害也会特别大。另外,置身灾区的所有人,特别是长时间在第一线参与救援的人们,高强度的工作及整天目睹种种惨烈的景象,也很容易造成心理创伤。 

 

       中华读书报:报道中说,有的老人看到自家房子倒塌、所有家产瞬间被掩埋在废墟中,地震后不吃不喝,跟他讲话也没有反应;有的孩子失去了亲人,这些天来只是流泪,反应也非常迟钝。你觉得这样的心理状态是否很危急呢? 


       彭何芬:你说的这些状况,其实也是灾后几天内人们比较正常的一种反应,关键是要看下一步他们会向哪个方向走。因为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遇到伤心的事情,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情绪反应。一般来说,遭遇灾难和哀伤,心理上都会经历如下几个阶段:首先是否认期,然后是怨恨期,第三是讨价还价期,第四是忧郁期,第五是接受期,最后才是适应期。这是人遭遇灾难后必然的心理发展轨迹。在灾难刚刚发生的时候,他不愿意承认事情已经发生,而宁可欺骗自己,麻木自己。接下来,他会想:凭什么灾难会发生在我们这里?为什么我的亲人就没被救出来啊?等等,表现出一种愤怒的情绪。然后他会发现,愤怒也没有用,就会进入第三个阶段,他会想:上天啊,能不能善待我、垂怜我,让我的亲人回来吧;医生啊,救救我吧,一定要保住我的腿,我还有家人要养,我将来一定好好报答你,诸如此类。当这一切都不成的时候,他可能会慢慢地承认事实,承认灾难真的发生了,亲人真的离去了,身体真的伤残了,这个时候,他会非常地忧郁,严重的甚至会感到绝望。然后,或者经过自我的心理调适,或者经过他人(包括心理专家)的帮助,终于能够接受既成事实,明白自己已经尽力了,事情已经发生了,而生活还得继续。最后,他才能开始尝试着适应新的生活,从而调整自己的人生目标,建立新的人际关系。在这个过程中,走到接受期是一个关键,是一个不容易跨过的坎。有很多人,会停滞在前面的某一个阶段,而走不到接受期,那就会比较麻烦。


  中华读书报:那如何才能帮助他们迈过这个坎呢? 


  彭何芬:这正是心理干预的价值所在。首先,要让他们的情绪得到表达、释放和宣泄。实际上,像否认、怨恨、忧郁等情绪,都是一种退缩、回避的行为,所以,非常重要的是,要帮助他们从封闭的精神状态中走出来,让他们哭出来,讲出来,骂出来,并能够积极地与人沟通,争取别人的理解和支持。在这个过程中,外界干预的方法应该是因人而异的,有的人释放情绪的方式是默默流泪,你就不要说“你哭出来,你大声地哭嘛”;有的人则是捶胸顿足,嚎啕大哭,你也不要告诉他“不要这么悲痛嘛,你注意点儿啊”什么的。总之是要因势利导。然后,要尽量和他们沟通,让他们的注意力不要总放在事物的悲观面上,把他的视线拉得更宽一点、更远一点。让他们仰望一下湛蓝的天空,听听优美的音乐,和他们握握手、抱一抱,让他们感受到世界的美好,人间的温暖。 


  中华读书报:如何对失去亲人的人进行心理疏导呢? 


  彭何芬:我举一个例子。我们系的一个学生来自四川汶川。16日,孩子的妈妈就已经知道了丈夫罹难的消息,但担心孩子接受不了这个事实,所以一直瞒着。但瞒也不是一个办法,那只能让孩子长久处于担忧的状态中。最后,孩子的妈妈决定告诉孩子事实。今天(19日),我们为这个学生举行了一个与父亲告别的仪式,设置了灵堂,悬挂了孩子父亲的照片,让孩子来面对这个事实,并释放哀伤的情绪。我们也动员这个学生的朋友、同学和老师在灵堂献花,并拥抱他,鼓励他。等到这个孩子悲伤的情绪释放、掏空之后,我们再努力为他的心里注入积极的力量,让他的情绪有所转化。这个学生今天早上得知父亲去世的消息后,非常伤痛,但到晚上我给他打电话的时候,情绪已经比较平静。当然,长期来看,人的情绪是会反复的,并且有时候情绪会有潜伏期,所以这个孩子要从丧父之痛中走出来,还要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我告诉他,今后想爸爸的时候,可以多看看爸爸的照片,可以给爸爸写信,和爸爸保持精神上的联系。进一步来说,他接下来可能会面对一些以前不存在的困难,需要重建自己的生活,我告诉他,今后要更多地承担安慰、照顾妈妈的责任。他是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所学就是如何自助助人,所以我告诉他,他可以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自助,将来假期回家或者走上工作岗位之后,也要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帮助家乡的人,帮助更多的人,人生是很有意义的,我这样讲的时候,他不断地回答说“是的是的”。 


  中华读书报:地震中,有的人虽然保住了生命,但身体受到了伤害。他们身体的治疗也许在一段时间之后就能告一段落,但精神上的痛苦却可能会相伴终生,不堪承受。 


  彭何芬:确实,在震灾中身体受损的人要面临难以想象的痛苦。第一,如果平时一个人受伤,他会受到方方面面的关怀,而在这样一场大规模的灾难中,他所能分到的关怀相对还是比较少的。第二,对于他们来说,打击不但来自于健康的缺失、肢体的伤害,还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独立自主的能力的缺失,今后有一些事情可能要有别人的帮助才能完成;二是因为身体伤残而感觉到自我身份和尊严的受损,担心别人看不起;三是一些美好的憧憬,比如想去旅游啊等希望,一下子全成了泡影,这种打击也是很大的。所以,这一人群在心理调适方面将面临极大挑战。我们要引导他们接纳自我,这就需要恰当的观念。那么,到底什么是真正的美丽呢?什么是真正的我呢?什么是人的本质呢?我想,也许在外表和躯壳之下那些东西,你的心灵,你的头脑,才是人之为人的本质呢! 


  中华读书报:你前面谈到,参与救援的人们也有可能在心里留下浓阴影,那么,你对奋战在救灾第一线的工作人员,有什么心理健康方面的建议? 


  彭何芬:我们常说,爱与奉献,保持理性才能更有力量。一线人员目睹了太多的鲜血和尸体,同时又长时间地投入工作,缺乏休息,心理上所遭受的冲击和压力都是巨大的,很容易积累了某些负面情绪,导致一些问题。如果一线工作人员发现自己思维迟缓、头脑混乱,甚至身体不适,出现幻觉,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这时,一定要赶紧休息。我们提倡忘我工作、不怕苦、不怕累、不怕牺牲的精神是值得肯定的,但我们应该明白,帮助别人首先要保护自己,按照身体规律、科学规律去工作、救人,才更有效率。 


  中华读书报:对灾区人民的心理救助恐怕将是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的一项任务,你认为政府对此可以发挥什么作用? 


  彭何芬:我觉得,政府在这方面的工作进步是非常大、非常快的。2006年夏天,桑美台风袭击了浙江省一些地区,那次,我国第一次由政府出面往灾区派遣心理咨询干预小组。我自己就参加了那次任务。当时,受灾人口达200万,而心理咨询师仅仅31人。今年,四川震灾发生以后,我通过媒体了解到,全国各个省份派往灾区的救援队伍中,几乎都有精神卫生专家的身影。据我的了解,国家有一个文件指出,到2010年,遇到重大灾害,将有50%的受灾人群能够获得专业人士的心理干预。如果这个目标能够实现,将是非常了不起一个进步。 

  需要注意的是:第一,灾后的心理干预不应该是一次性的,而应有长期奋斗的准备;第二,要加强科普工作,通过派发免费的图书、宣传小册子、报纸以及宣传页,以使灾区人们方便快捷地获得心理自助的知识。所谓“自助者天助”,做好科普工作的意义是巨大的。 


  中华读书报:天灾应该说是一种小概率事件,一般人总会觉得:灾难恐怕不会降临到我的头上吧?但灾难却总是有可能突然发生,令人猝不及防。那么,我们应该持怎样的灾难观呢? 


  彭何芬:这可能就涉及到了世界观、人生观的问题。为什么人们会出现心理危机呢?一个原因可能是我们对生活经常会有比较主观、绝对的看法,以为生活是自己可以控制的,以为只要努力生活就会越来越好,因此当灾难降临的时候,往往会手足无措,很痛苦,很无助,原来的信念突然就崩塌了,心理障碍由此而生。所以,面对灾难,人会觉得特别地无力,觉得世界是不可知的、不可控的,等等。 


  中华读书报:这有点儿像佛家所说的无常? 


  彭何芬:是的。如果我们能够有一个更坚固的信仰,有一个更平和的人生态度,对世界的认知更加有弹性,认识到事物总是变化的,无常的,不是自己能够100%地操控的,也许我们能更好地面对灾难,面对死亡。